Files
FastGPT/docSite/content/zh-cn/docs/guide/knowledge_base/dataset_engine.md
Archer e9d52ada73 4.8.13 feature (#3118)
* chore(ui): login page & workflow page (#3046)

* login page & number input & multirow select & llm select

* workflow

* adjust nodes

* New file upload (#3058)

* feat: toolNode aiNode readFileNode adapt new version

* update docker-compose

* update tip

* feat: adapt new file version

* perf: file input

* fix: ts

* feat: add chat history time label (#3024)

* feat:add chat and logs time

* feat: add chat history time label

* code perf

* code perf

---------

Co-authored-by: 勤劳上班的卑微小张 <jiazhan.zhang@ggimage.com>

* add chatType (#3060)

* pref: slow query of full text search (#3044)

* Adapt findLast api;perf: markdown zh format. (#3066)

* perf: context code

* fix: adapt findLast api

* perf: commercial plugin run error

* perf: markdown zh format

* perf: dockerfile proxy (#3067)

* fix ui (#3065)

* fix ui

* fix

* feat: support array reference multi-select (#3041)

* feat: support array reference multi-select

* fix build

* fix

* fix loop multi-select

* adjust condition

* fix get value

* array and non-array conversion

* fix plugin input

* merge func

* feat: iframe code block;perf: workflow selector type (#3076)

* feat: iframe code block

* perf: workflow selector type

* node pluginoutput check (#3074)

* feat: View will move when workflow check error;fix: ui refresh error when continuous file upload (#3077)

* fix: plugin output check

* fix: ui refresh error when continuous file upload

* feat: View will move when workflow check error

* add dispatch try catch (#3075)

* perf: workflow context split (#3083)

* perf: workflow context split

* perf: context

* 4.8.13 test (#3085)

* perf: workflow node ui

* chat iframe url

* feat: support sub route config (#3071)

* feat: support sub route config

* dockerfile

* fix upload

* delete unused code

* 4.8.13 test (#3087)

* fix: image expired

* fix: datacard navbar ui

* perf: build action

* fix: workflow file upload refresh (#3088)

* fix: http tool response (#3097)

* loop node dynamic height (#3092)

* loop node dynamic height

* fix

* fix

* feat: support push chat log (#3093)

* feat: custom uid/metadata

* to: custom info

* fix: chat push latest

* feat: add chat log envs

* refactor: move timer to pushChatLog

* fix: using precise log

---------

Co-authored-by: Finley Ge <m13203533462@163.com>

* 4.8.13 test (#3098)

* perf: loop node refresh

* rename context

* comment

* fix: ts

* perf: push chat log

* array reference check & node ui (#3100)

* feat: loop start add index (#3101)

* feat: loop start add index

* update doc

* 4.8.13 test (#3102)

* fix: loop index;edge parent check

* perf: reference invalid check

* fix: ts

* fix: plugin select files and ai response check (#3104)

* fix: plugin select files and ai response check

* perf: text editor selector;tool call tip;remove invalid image url;

* perf: select file

* perf: drop files

* feat: source id prefix env (#3103)

* 4.8.13 test (#3106)

* perf: select file

* perf: drop files

* perf: env template

* 4.8.13 test (#3107)

* perf: select file

* perf: drop files

* fix: imple mode adapt files

* perf: push chat log (#3109)

* fix: share page load title error (#3111)

* 4.8.13 perf (#3112)

* fix: share page load title error

* update file input doc

* perf: auto add file urls

* perf: auto ser loop node offset height

* 4.8.13 test (#3117)

* perf: plugin

* updat eaction

* feat: add more share config (#3120)

* feat: add more share config

* add i18n en

* fix: missing subroute (#3121)

* perf: outlink config (#3128)

* update action

* perf: outlink config

* fix: ts (#3129)

* 更新 docSite 文档内容 (#3131)

* fix: null pointer (#3130)

* fix: null pointer

* perf: not input text

* update doc url

* perf: outlink default value (#3134)

* update doc (#3136)

* 4.8.13 test (#3137)

* update doc

* perf: completions chat api

* Restore docSite content based on upstream/4.8.13-dev (#3138)

* Restore docSite content based on upstream/4.8.13-dev

* 4813.md缺少更正

* update doc (#3141)

---------

Co-authored-by: heheer <heheer@sealos.io>
Co-authored-by: papapatrick <109422393+Patrickill@users.noreply.github.com>
Co-authored-by: 勤劳上班的卑微小张 <jiazhan.zhang@ggimage.com>
Co-authored-by: Finley Ge <32237950+FinleyGe@users.noreply.github.com>
Co-authored-by: a.e. <49438478+I-Info@users.noreply.github.com>
Co-authored-by: Finley Ge <m13203533462@163.com>
Co-authored-by: Jiangween <145003935+Jiangween@users.noreply.github.com>
2024-11-13 11:29:53 +08:00

8.2 KiB
Raw Blame History

title, description, icon, draft, toc, weight
title description icon draft toc weight
知识库搜索方案和参数 本节会详细介绍 FastGPT 知识库结构设计,理解其 QA 的存储格式和多向量映射,以便更好的构建知识库。同时会介绍每个搜索参数的功能。这篇介绍主要以使用为主,详细原理不多介绍。 language false true 404

理解向量

FastGPT 采用了 RAG 中的 Embedding 方案构建知识库,要使用好 FastGPT 需要简单的理解Embedding向量是如何工作的及其特点。

人类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媒介是无法直接被计算机理解的,要想让计算机理解两段文字是否有相似性、相关性,通常需要将它们转成计算机可以理解的语言,向量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向量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数字数组,两个向量之间可以通过数学公式得出一个距离,距离越小代表两个向量的相似度越大。从而映射到文字、图片、视频等媒介上,可以用来判断两个媒介之间的相似度。向量搜索便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而由于文字是有多种类型,并且拥有成千上万种组合方式,因此在转成向量进行相似度匹配时,很难保障其精确性。在向量方案构建的知识库中,通常使用topk召回的方式,也就是查找前k个最相似的内容,丢给大模型去做更进一步的语义判断逻辑推理归纳总结,从而实现知识库问答。因此,在知识库问答中,向量搜索的环节是最为重要的。

影响向量搜索精度的因素非常多,主要包括:向量模型的质量、数据的质量(长度,完整性,多样性)、检索器的精度(速度与精度之间的取舍)。与数据质量对应的就是检索词的质量。

检索器的精度比较容易解决,向量模型的训练略复杂,因此数据和检索词质量优化成了一个重要的环节。

提高向量搜索精度的方法

  1. 更好分词分段:当一段话的结构和语义是完整的,并且是单一的,精度也会提高。因此,许多系统都会优化分词器,尽可能的保障每组数据的完整性。
  2. 精简index的内容,减少向量内容的长度:当index的内容更少,更准确时,检索精度自然会提高。但与此同时,会牺牲一定的检索范围,适合答案较为严格的场景。
  3. 丰富index的数量,可以为同一个chunk内容增加多组index
  4. 优化检索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的问题通常是模糊的或是缺失的,并不一定是完整清晰的问题。因此优化用户的问题(检索词)很大程度上也可以提高精度。
  5. 微调向量模型:由于市面上直接使用的向量模型都是通用型模型,在特定领域的检索精度并不高,因此微调向量模型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专业领域的检索效果。

FastGPT 构建知识库方案

数据存储结构

在 FastGPT 中,整个知识库由库、集合和数据 3 部分组成。集合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文件。一个中可以包含多个集合,一个集合中可以包含多组数据。最小的搜索单位是,也就是说,知识库搜索时,是对整个进行搜索,而集合仅是为了对数据进行分类管理,与搜索效果无关。(起码目前还是)

向量存储结构

FastGPT 采用了PostgresSQLPG Vector插件作为向量检索器,索引为HNSW。且PostgresSQL仅用于向量检索(该引擎可以替换成其它数据库),MongoDB用于其他数据的存取。

MongoDBdataset.datas表中,会存储向量原数据的信息,同时有一个indexes字段会记录其对应的向量ID这是一个数组也就是说一组数据可以对应多个向量。

PostgresSQL的表中,设置一个vector字段用于存储向量。在检索时会先召回向量再根据向量的IDMongoDB中寻找原数据内容,如果对应了同一组原数据,则进行合并,向量得分取最高得分。

多向量的目的和使用方式

在一组向量中内容的长度和语义的丰富度通常是矛盾的无法兼得。因此FastGPT 采用了多向量映射的方式,将一组数据映射到多组向量中,从而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语义的丰富度。

你可以为一组较长的文本,添加多组向量,从而在检索时,只要其中一组向量被检索到,该数据也将被召回。

意味着,你可以通过标注数据块的方式,不断提高数据块的精度。

检索方案

  1. 通过问题优化实现指代消除和问题扩展,从而增加连续对话的检索能力以及语义丰富度。
  2. 通过Concat query来增加Rerank连续对话的时,排序的准确性。
  3. 通过RRF合并方式,综合多个渠道的检索效果。
  4. 通过Rerank来二次排序,提高精度。

搜索参数

搜索模式

语义检索

语义检索是通过向量距离,计算用户问题与知识库内容的距离,从而得出“相似度”,当然这并不是语文上的相似度,而是数学上的。

优点:

  • 相近语义理解
  • 跨多语言理解(例如输入中文问题匹配英文知识点)
  • 多模态理解(文本,图片,音视频等)

缺点:

  • 依赖模型训练效果
  • 精度不稳定
  • 受关键词和句子完整度影响

全文检索

采用传统的全文检索方式。适合查找关键的主谓语等。

混合检索

同时使用向量检索和全文检索,并通过 RRF 公式进行两个搜索结果合并,一般情况下搜索结果会更加丰富准确。

由于混合检索后的查找范围很大,并且无法直接进行相似度过滤,通常需要进行利用重排模型进行一次结果重新排序,并利用重排的得分进行过滤。

结果重排

利用ReRank模型对搜索结果进行重排,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有效提高搜索结果的准确率。不过,重排模型与问题的完整度(主谓语齐全)有一些关系,通常会先走问题优化后再进行搜索-重排。重排后可以得到一个0-1的得分,代表着搜索内容与问题的相关度,该分数通常比向量的得分更加精确,可以根据得分进行过滤。

FastGPT 会使用 RRF 对重排结果、向量搜索结果、全文检索结果进行合并,得到最终的搜索结果。

搜索过滤

引用上限

每次搜索最多引用ntokens的内容。

之所以不采用top k,是发现在混合知识库(问答库、文档库)时,不同chunk的长度差距很大,会导致top k的结果不稳定,因此采用了tokens的方式进行引用上限的控制。

最低相关度

一个0-1的数值,会过滤掉一些低相关度的搜索结果。

该值仅在语义检索或使用结果重排时生效。

问题优化

背景

在 RAG 中,我们需要根据输入的问题去数据库里执行 embedding 搜索,查找相关的内容,从而查找到相似的内容(简称知识库搜索)。

在搜索的过程中,尤其是连续对话的搜索,我们通常会发现后续的问题难以搜索到合适的内容,其中一个原因是知识库搜索只会使用“当前”的问题去执行。看下面的例子:

用户在提问“第二点是什么”的时候只会去知识库里查找“第二点是什么”压根查不到内容。实际上需要查询的是“QA结构是什么”。因此我们需要引入一个【问题优化】模块来对用户当前的问题进行补全从而使得知识库搜索能够搜索到合适的内容。使用补全后效果如下

实现方式

在进行数据检索前,会先让模型进行指代消除问题扩展,一方面可以可以解决指代对象不明确问题,同时可以扩展问题的语义丰富度。你可以通过每次对话后的对话详情,查看补全的结果。